发布日期:2024-07-01 22:49 点击次数:157
1953年,在停战协议生效前10小时,美国一名空军上尉为了抢军功,私自驾驶飞机来到吉林上空,击落苏联一架客机,造成21人死亡。盛怒的苏联表示:“2天后报复回来!”
1953年7月27日,中朝代表和联合国军代表在朝鲜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,这项协议的签署意味着长达三年的抗美援朝战役即将落下帷幕。
可是该协议的签署并没有立即平息战场上的硝烟,甚至在协议生效的前一个小时的时间里,双方仍有大规模的交战记录。
除此之外,几乎在签署停战协议的同时,4架F-86E“佩刀”战斗机从韩国空军基地起飞,向着中朝边境附近的中国空域飞行而来。
好巧不巧,一架从大连起飞的伊尔-12飞机在经过我国吉林桦甸空域时,遭遇了美军的“佩刀”战斗机,随后遭遇其攻击。
虽然表面上伊尔-12是民航飞机,但实际上它承载着的却是军事运输的职责。更严重的是,当时美军攻击的伊尔-12上,还搭乘了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官兵以及军医。
这起事件的发生已经不能被简单的定义为军事行为,更多的是一次政治与战略层面的深层次博弈。美方的这次“冒然”行动,虽然没有官方出面进行明确的解释,但有关人士分析后认为,这更像是美国军方中强硬派的表态。
这些人或许是因为不满足于朝鲜战场上平手的结局,便打算通过挑衅的方式来影响战后地缘政治布局。除此之外,美军还在同一天的时间里向中国领空派遣了大量的战斗机。
美军的这些反常行为很明显不是突发奇想,而是早有预谋的。美军战斗机深入我国领空的行为,虽然没有引发直接冲突,但毫无疑问是加剧了当时国际地区的紧张态势。
负责这次军事行动的人,是美方经验丰富的拉尔夫上尉。在他得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,心中对于通过击落敌机而拿到双料王牌的渴望达到了极点。
看到苏联的伊尔-12运输机的那一刻,拉尔夫瞬间意识到自己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。于是他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开火的指令,一手制造了这起恶性袭击案件。
在后续的调查中,拉尔夫又表现出了矛盾的辩解。一方面他声称是将伊尔-12当成了军机,另一方面又称他在这架运输机上发现了搭乘的军人。
这种自相矛盾的解释更加暴露了拉尔夫的个人动机和虚荣心,美国媒体也一针见血的指出:拉尔夫的行为只能代表他自己,这次行动的背后并没有美国高层的授意。
这次袭击事件同样引起了克林姆林宫的愤怒,虽然在战争时期美苏双方都击落过不少对方的战机,但自己的对手是什么样,两家人都是心知肚明,所以也一直没有撕破脸宣战。
甚至有消息称,苏联曾要求自己的飞行员在飞机被击落后,尽量寻找机会自杀,不要成为美军的俘虏。出于这样的背景下,从来不承认自己参战了的苏联,现在运输机还被美军击落,心里肯定是十分憋屈的。
但朝鲜半岛停战协议已经签署并生效,苏联也自然不会冒失到重启争端,所以很快苏联方面就向美军提出了赔偿申请,开价186万美金。
面对高昂的赔偿金,美军也使出了耍无赖的本领,诡辩称苏联的飞机是在朝鲜境内被击落的,只是最终坠落在了中国的范围而已。
对于美方的说法,苏联显然不能接受。同年7月29日,苏联对一架美军的B-50A轰炸机展开了攻击,造成7名机组人员身亡,2人被俘。
此后,美苏两国都没有在表面上继续直接扩大冲突。对于苏联提出的赔偿金问题,美方缄默其口。而对B-50A进行攻击的事情,苏联同样也没有进行过解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