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4-06-15 15:38 点击次数:160
◎作者 | 夏虫
一个重要信号出现了,可能深刻影响中国未来20年的大学生就业、婚恋市场格局。那就是——
大学里的性别比,正在失衡的路上蒙眼狂奔。
很多人还没注意到,多年前高等教育阶段“男多女少”的格局,已经悄悄出现了“惊天大逆转”。
2022年,全国本科招生人数468万,其中,女性占了295万,男性只有173万。这意味着,每100位女生拿到本科录取通知书,对应的只有58名男生。比例逼近惊人的2:1。
然而,这一年龄的男女比例,在出生时明明是“男多女少”,男女性别比高达121.18!
在一步步迈向高等学府的道路上,成千上万的男孩们被接连“淘汰”、分流,女孩们则一路杀出包围圈。当幼儿园出现“男男男女女男”的一幕,高校却诡异呈现“女女女男男女”的局面。难怪有人感慨,“一路升学的过程,就是男同学越来越少的过程”。
这是怎么回事?中国大学里,男生为什么越来越少?
随着高等教育女性群体的激增,一场巨大的连锁反应开始了,影响或许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。
如果我们细看2022年的本科招生数据,还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残酷真相。比起全国性别比的失衡,部分省份更是让人惊掉了下巴。
大学校园,正在被女生全面“攻占”:
云南招本科生12万名,其中10万女性,2万男性;
广西招本科生14万名,女性10万,男性4万;
内蒙古招本科生6万人,女性4.6万,1.8万男性;
还有河南、山东、重庆、贵州……这几个出了名的高考大省,本科招生性别比都低于50。
放眼全国,唯一一个最逼近本科招生性别比1:1的地区,是北京。上海、江苏、天津、黑龙江、西藏也相对均衡,其他省份,全部“沦陷”。
有教授惊呼,大学正在进入“雌化时代”。
为什么会这样?
我还原了2004年出生的这一代人,在通往高等教育之路上的升学轨迹,可以看到一个惊人的事实:
伴随着学历的不断提升,女性占比也快速上升,直到出现“大逆转”,全国各地没有一个例外。
从全国平均值来看,其演变是这样的:
小学阶段,100名女生,对应周围有116.1名男生;
初中阶段,100名女生,对应周围115.5名男生;
高中阶段,100名女生,对应周围只有97.2名男生;
大专校园里,100名女生,对应周围只剩下90.8名男生;
本科校园里,100名女生,对应周围就只剩下58.7名男生了……
中考和高考,成了“筛掉”男生的两把大漏勺:一旦离开了义务教育阶段,男生数量就急剧下降。
如果还有家长津津乐道“男孩开窍晚,高中开始逆袭”的故事,那么在这一残酷的数据面前,将直接粉碎信仰。
事实上,无数初中小男孩甚至还没来得及“发力”,就跌倒在起跑线上,被分流至职中,无缘高中。
今时今日,生女孩比起生男孩,其成为本科生的概率,起码大了一倍。
这在海南、广东、江西等部分区域有“重男轻女”传统大省,则更为突出。
例如江西,2004年出生的这一代人,初中在校生男女比还是127,男生比女生多出27%,但到本科招生,女生就比男生多将近四成。
硬生生从无数男生的包围圈中,一路“杀”进高等学府,海南、广东、江西的女孩子,堪称全国最励志的女生。
为什么女生们在读书这条路上,能够一路逆袭?是女生更聪明,还是男生不爱读书?
答案,可能都不是。
首先,不得不说中国的高考制度依然是最公平的,它让很多站在“重男轻女”起跑线上的女孩们,有了逆天改命的机会。
从中国的新生儿性别比来看,“重男轻女”的观念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,仍然发挥重大影响。
男女性别比从1982年开始反常上升,脱离正常范围(103-107),在2004年达到最有记录以来最高的121.2,随后缓慢下降。
男孩出生数比女孩多出20%左右,这样的格局后来还持续了差不多10年。
只不过,女生们硬生生地“考”出了一个属于女性的高等教育时代。
过去20年里,本科阶段的女性比例,每年都在以1-3个百分点的速度,逐渐抬升。
2002年到2022年间,本科女生数量从66.9万大涨至294万,增长348%;而男生数量则从91.8万涨至176万,涨幅仅仅为88%。
从2010年开始,本科女生的招生人数就开始甩开男生,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走向。
2022年,本科阶段招生数女性占比达到历史最高的63%。
这,绝对是无数女孩子们,用奋斗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成果,数据背后是无数个晨钟暮鼓、十年寒窗。
为此,她们还惹上争议,背上了莫须有的“污名”。
有专家就说过,“高校女多男少,归根到底是因为选拔人才标准的‘尺’坏了。女生更容易在考试中胜出,这与考试评价体系强调标准答案密切相关。”
这种说法,其实经不起推敲。
放眼全球,在不同的考试制度环境下,有很多国家都是高等教育阶段女性更多,比如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瑞典、澳大利亚。
但是,也有很多国家男女入学率基本相当,比如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日本(65.53:63.65),南亚大国印度(27.11:30.22),欧洲的制造业骄子德国(72.76:74.34)。
甚至,就在我们一衣带水的韩国,男性毛入学率远远高于女性(107.87:88.16)。
资料来源:世界银行
注:毛入学率是指某级教育的在校生总人数(不考虑年龄)与符合官方为该级教育所规定年龄段的总人口之比。
可见,男女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入学表现,并不是简单地由性别决定的,更多取决于社会发展阶段和制度安排。
在现代化的进程中,女性面临的性别压力,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提升诉求,无疑相当显著。
美国经济史学家、诺贝尔经济学奖 Claudia Goldin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 几乎在每个国家,一旦让男女平等使用教育资源,几十年后,女性就会表现得更好。”
在这背后,有着不难理解的现实原因——
一来,为了弥补就业时的gender gap(性别差距),女性不得不努力将学历“卷”上去,才能拿到跟男性一样的薪资。
比如,智联招聘发布的《2023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》显示,2023年,女性的平均月薪为8689元,与男性的9942元相差1253元,比男性薪资低12%,比三年前提升了11个百分点。
BOSS直聘研究院则指出,教育是唯一能够缩小性别薪酬差异的特征因素。
同时,相比于男性的诸多后路,女性天然在财产继承上更弱势,希望通过学历跃升以留在大城市,逃离逼仄的小城市——在那里,留给大部分女性的只有少得可怜的工作岗位,以及种种来自熟人社会的眼光。
眼下,在女生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话是,“乡愁是属于男人的奥德赛,逃离是刻进女性身体里的史诗。”
“把书读烂”四个大字,也因此成了不少女生刻在案头的座右铭。
二来,城镇化率的提高、义务教育的强制推广,也推动了社会观念进步,让女性求学奋斗的难度降低。
当然,高校扩招的文科占比较多;现代服务业越发发达,得以容纳更多的高学历女性就业群体;叫停男女考生分数差异化政策的推出……
女性逐渐获得越来越公平的竞争条件,这都是助推她们学历跃升的外部环境。
不过,大量高学历女性的涌现,很可能在未来的20年内,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大变局,深刻改变中国上亿适龄男女的家庭、婚恋关系。
第一个大的影响,是结婚率、生育率很难快速好转。
天弘基金研究员肖志刚算过一笔账,2011-2022年间的本科女生数是2821万,男生累计数是2089万,女生比男生多了732万。这七百万高学历女性,已经构成今时今日单身女性的基础。
而00后的情况,或许要比90后更为严峻。鉴于“女向上嫁,男向下娶”的择偶偏好尚未扭转,随着低学历男性的群体规模在扩大,高学历女性的群体在壮大,只会让婚配进一步困难。
90后、00后两代人,很多都难逃“剩女”“剩男”的结局。
有研究就表明:相比欧美女性,亚洲高学历女性的延迟婚姻择偶,更可能导致不婚,而非晚婚。
可以预见的是,“女性不婚、男性失婚”的社会新常态,还将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。
即使走入婚姻殿堂,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,平均生育孩子数也会降低,从小学学历的1.97个孩子,到本科阶段的0.63个孩子,生育意愿肉眼可见下降。
资料来源: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、育娲人口
第二,是人们的择偶标准将发生巨大改变。
单论婚恋市场,高学历男性与低学历女性,将吃到最大的红利。
为什么都说,高校里的男生就是食堂的饭菜,看着不怎么样,但是去晚了就一口都捞不着?
为什么互联网相亲平台中,不少大城市的男女比已经达到了极为悬殊的1:40?
为什么往往一到过年,农村几十个男性排着队等着一位女性相亲?
为什么高彩礼问题年年抨击,还是有男性愿意掏空家产出数十万的天价彩礼?
其本质就是,高学历女性群体和低学历男性群体的供给,都已经远远大于需求,这就是当今互联网与现实种种怪状的最好诠释。
这种变化,也进一步导致“大城市挤满优质剩女,小城市遍地剩男”的格局。
一边是女性蜂拥涌向大城市,一边是男性失意回流小城市。眼下,中国一二线大城市的户籍人口,女性占比还在一路上扬。
当然,社会转型之下,新型婚配关系也将涌现。
比如,一路飙升的“姐弟恋”,就是其中一种演化的配置逻辑。
2022年,江苏结婚登记的夫妻,女性较男性大1~4岁的占比22.66%。《95后恋爱报告》也显示,62.8%的受访者能够接受姐弟恋,且受教育程度越高,对姐弟恋的接受程度就越高。
比起“大男子主义”的同龄人或者是“爹系男友”,嘴甜懂事的“弟弟型男友”已经开始吃香。女星金莎跟小20岁男友的故事,也让相关讨论热度一路飙涨,“只要保养得好,老公还在幼儿园”。
在日本,女性对于男性的择偶标准,已经从“三高”的高身高、高学历、高收入转变为“四低”,即低姿态(态度谦逊),低依存(家务方面自己搞定不依赖女性),低风险(工作稳定),低燃料(生活中节约用钱)。
中国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变化?很有可能。